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9月或成转折点
近期,全球金融市场最热的话题莫过于美联储什么时候降息。据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显示,专家称9月大概率降息25个基点,这标志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迎来重大转折。此前,该机构还预测美联储将按兵不动至2026年,如今却突然改口,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?
这一转变源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的”鸽派”发言。他罕见地提到”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上升”,这被市场解读为即将松绑货币政策的明确信号。随着多家国际投行纷纷跟进调整预期,9月降息似乎已成大概率事件。
鲍威尔态度转变 释放关键信号
为什么一次讲话就能让整个华尔街改变看法?鲍威尔此次表态确实不同寻常。过去两年,他一直强调”对抗通胀是首要任务”,而这次却将焦点转向就业市场风险。专家分析认为,这种微妙但关键的转变,说明美联储正从”防通胀”转向”保就业”。
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明确指出,9月降息25个基点后,预计12月将再次降息,2026年前将保持每季度降息一次的节奏,最终目标利率区间降至2.75%-3.0%。需要关注的是,该行特别强调”除非就业数据急剧恶化,否则不会出现超25个基点的大幅降息”,由此可见美联储将采取渐进式宽松策略。
国际投行集体转向 仅一家”唱反调”
在鲍威尔讲话后,包括巴克莱、法国巴黎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在内的多家顶级机构迅速调整预期,现在均预测9月降息25个基点。荷兰国际集团(ING)甚至给出更详细的时刻表:预计2025年9月、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,2026年再降50个基点。
目前,美国银行成为唯一坚持”今年不降息”见解的华尔街大行。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——根据CME FedWatch工具显示,9月降息概率已从讲话前的75%飙升至87%。这种罕见的一致性预期,是否意味着降息已成定局?
降息影响几何 普通投资者怎样应对
如果专家称9月大概率降息25个基点的预测成真,将对全球资产价格产生深远影响。历史经验表明,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往往利好股市,特别是成长型股票;债券收益率可能下行;黄金等避险资产或迎来新机遇。
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现在需要关注两个关键时点:一是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,二是每月发布的非农就业数据。这些都将直接影响降息节奏。建议投资者保持适度仓位,避免单边押注,毕竟金融市场最确定的就是其不确定性。
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变化,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在经历深刻调整。专家称9月大概率降息25个基点的预测,或许只是这场变革的开始。未来利率走向怎样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