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题临安邸古诗:背景与内容简介
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”这首《题临安邸》古诗,是南宋诗人林升的代表作。短短四句,却道尽了诗人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、醉生梦死的愤慨。当时南宋迁都临安(今杭州),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,反而沉溺于享乐,这让有识之士怎能不忧心忡忡?
诗中”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”一句尤为犀利——汴州(今开封)曾是北宋都城,最终沦陷于金人之手。而南宋君臣却将临安当作新的安乐窝,全然忘记国仇家恨。这样的讽刺,怎能不令人拍案叫绝?
二、诗句背后的愤怒与隐忧
这首诗看似写景,实则字字带刺。首句”山外青山楼外楼”描绘了临安的繁华,但紧接着”西湖歌舞几时休”便转向质问:你们还要沉醉到什么时候?诗人用”暖风熏得游人醉”暗指统治者被纸醉金迷的生活腐蚀,而”直把杭州作汴州”更是直接警告:再这样下去,临安也会重蹈汴京覆辙!
你知道吗?这首诗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。当时金兵虎视眈眈,南宋朝廷却大兴土木、纵情声色。林升将这种忧国忧民之情化作诗句,既是对统治者的讽刺,也是对百姓的提醒。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,让讽刺效果更加强烈。
三、为何这首诗至今仍能引发共鸣?
几百年过去了,为什么《题临安邸》古诗依然打动人心?或许是由于它道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:居安思危。当权者若只顾享乐而忘记责任,终究会付出代价。诗中的”汴州”二字,就像一记警钟—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不是吗?
今天我们读这首诗,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愤怒,更能体会到那种”众人皆醉我独醒”的孤独。林升用短短28个字,写尽了爱国志士的忧患觉悟。这种以小见大、借古讽今的笔法,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小编归纳一下:一首穿越时空的警世之作
《题临安邸》古诗之因此流传至今,正由于它的现实意义从未褪色。当我们在西湖边欣赏美景时,是否也会想起那句”西湖歌舞几时休”的质问?这首诗提醒我们:繁华易逝,忧患长存。下次当你读到它时,不妨问问自己——我们是否也在某个时刻,把”杭州”当作了”汴州”呢?
